通過既有農村住房節能改造,實現農房建筑能效水平提升,降低供暖系統運行成本,根本上解決建筑本體用戶側與供暖能耗需求協調發展,降低“返煤”風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清潔取暖工作的長效機制。
——中國建設科學研究院建設節能測評中心副主任鄧琴琴
一、農村建筑節能背景
清潔供暖是指以降低供暖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為目標的供暖過程,包含清潔熱源、高效輸配管網、高性能建筑物三個環節。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工作發展必然性趨勢下,優先實現建筑圍護結構本體節能效率最大化為基礎和前提,開展既有農村住房節能改造,提升農房的建筑能效水平,對降低供暖系統運行成本,根本上解決供暖能耗高,冬季舒適性差,降低“返煤”風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清潔取暖工作的長效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已開展農村建筑節能工作。2009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2009年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2009年東北、西北和華北等“三北地區”試點范圍內,結合農村危房改造開展建筑節能示范。2009—2015,連續七年北方地區開展農村建筑節能工作;201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實施《擴大農村危房改造建筑節能示范檢查工作要求》;201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建筑節能示范工作省級年度考核評價指標(試行)》。
從國家的補貼力度來看,2012國家從原來每戶補貼2000元提高到每戶補貼2500元,地方省、市、縣再進行相應配套,部分省份農戶節能補貼達到每戶1萬左右。國家累計完成了120多萬戶的農房節能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節能改造量來看,僅占全國農戶數不到1%,因為農村戶數比較多,所以農房改造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農村建筑節能現狀
1.農村住房建造年代久,改造量大
從2017年山東某些市的調研情況來看,農宅的建造年代大都在2010年以前,其中1990年以前的農宅占31.4%,1990年至2010年期間的農宅占54.7%,2010年以后的農宅占13.9%。1990年代以前的農宅年代久遠,存在建筑結構安全問題的可能性,部分2010年之后農宅采用了外墻保溫措施,門窗采用了節能門窗,設有陽光間,冬季室內溫度相比2010年以前的農宅要高。因此,相對而言,1990年至2010年期間的農宅具有改造價值,占比60%。
2.農村住房建筑單層平房和二層樓房居多
農村住宅屬于北方合院式建筑體系?;居烧?、左右廂房圍合而成,正房基本為三間、四間或五間房,建筑為單層平房和二層樓房居多,總體而言分別占到76.2%、16.3%,其中各區縣的單層平房占到50%以上。正房開間一般為3.3~3.5米,進深為5米、7米或9米居多。院落大都南北向布置,正房坐北朝南,為主要居住用房,基本上沒有保溫措施。
3.農村建筑采暖多為局部采暖,設備簡單、熱效率低
農村地區有采暖設施的農戶占到80%以上,其中供暖方式主要為土暖氣加散熱器、燃氣壁掛爐加散熱器、土暖氣加地板熱水輻射供暖、空調等。農宅居住用房的平均建筑面積均在80㎡以上,平均只有50%的房間有采暖措施,離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一定的差距。
4.圍護結構保溫性能較差
按墻體材料和結構體系,農村住宅外墻81.5%為240mm磚混結構和磚木結構等,一般無外飾面,且86.9%的外墻無外保溫。僅部分區縣農宅外墻采取保溫措施,一般是采用外墻聚苯板外保溫形式。
5.冬季室內溫度普遍偏低,居住舒適性差
冬季室內溫度偏低,大部分農戶住房的居住房間白天溫度范圍為10~15℃,居住舒適性較差,冬季不采暖的房間室內溫度更低,有采暖的房間溫度相對高一些,個別新建農宅或社區農宅的溫度能達到16~18℃。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為了節省冬季采暖花費,一般僅在臥室取暖或通過著裝厚重衣物保暖。
三、節能改造應用技術
在這個情況下要提高用能的效率,以此來發揮更大的作用,節能改造應用技術是關鍵。外保溫不影響農民正常使用,避免墻體部分節點結露,影響農宅原有外觀元素;內保溫保留原有農宅外觀風貌,占用了室內空間,墻體部分節點可能存在結露現象,影響農民對室內裝飾的需求;夾心保溫不影響農宅正常使用,不影響居民對室內裝飾的需求,能保留原有風貌,但占用室內空間。
基于各種保溫材料的價格,農村地區由于經濟所限,還是以模塑聚苯板(EPS)外保溫系統、EPS保溫灰漿外保溫系統為主,質輕、吸水率低、耐老化、熱工性能滿足要求,保溫材料價格相對便宜,市場應用廣泛。
受農村經濟條件薄弱和農村建筑體量大的限制,農宅節能改造要達到現有城市75%的節能水平較為困難,但兼顧建筑可持續發展,農村住宅節能改造標準總體目標是滿足50%節能基本要求,條件較好的區縣,宜實現65%的節能目標。在農房節能改造過程中堅持節約能源與節省支出并舉的原則,堅持建筑節能改造與清潔供暖同步推進的原則;堅持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通過試點、設計、分步實施,降低農村采暖能耗、提升農宅節能效率同時,節省農民采暖費用支出,提升農民居住環境品質。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機構領導,完善政策措施保障
結合當地實際,為順利推進既有農村住宅節能改造工作,建立高效有力的領導機構,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造補貼制度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認真組織抓好落實,確保農村住宅節能改造工作盡快得到推進。推進農村住宅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超低能耗建筑農宅發展的專項資金管理及政策措施。
2.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分階段分重點推行
首先積極選擇群眾基礎好、整體統一規劃、供暖需求大的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莊或新型社區、已實施煤改氣和煤改電的村莊進行試點。對于人員居住相對密集地區,宜統一進行農宅建筑節能改造;按照群眾自愿的原則,組織對轄區內所有村莊進行調查摸底,落實參加農村建筑節能和供暖改造計劃的農戶名單、改造量及所選擇的改造方式。對于各區、縣整體搬遷或連片建設的新農宅開展超低能耗綠色農宅試點示范建設。
3.合理有效的使用財政補貼資金,從根源解決節能減排問題
農宅建筑節能改造和能效提升補貼資金宜與農村其他補貼資金整合,有利于擴大示范相應影響力。要研究有效的補貼發放機制,依據各項目所取得的實際節能減排效果發放補貼資金,形成長效效應。制定實際配額制,分配和落實農房既改指標。
4.建立農村住房節能改造保障機制,推動農村建筑節能建設
結合現有村莊管理體系,設置農村住房節能改造保障管理職能,將節能改造建設工作與政府考核掛鉤,有利于促進該項工作的推動與可行性建設。
5.規范技術標準,出臺市場激勵機制,提升農宅節能改造建設技術、產業支撐
完善農村住房相關的標準體系及管理手段,形成農村住房改造和能效提升的后評估標準、規范及其他輔助的技術文件。出臺市場激勵機制政策,調動開發商、保溫材料、門窗、設備設施等廠家的積極性,通過制定、定期更新相關廠家及產品推薦名錄,并對其實施監督管理,供村莊建設使用。
6.做好農村節能改造宣傳與培訓,提高農民參與意識
村委會建立常設平臺,對農村節能改造建設進行宣傳。開展農村節能改造建設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專業培訓。通過組織深入農村活動,印發科普宣傳手冊,利用多媒體平臺向農民宣傳相關知識,為推進農村節能改造工作發展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標簽: 建筑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