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定寰,國務院參事室原參事、科學技術部原秘書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一直以來在我國的低碳經濟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的綠色建筑領域,他也是名副其實的“元老”。
此前,記者在調查木塑產業發展現狀時,曾了解到北京奧運場館籌建期間,國家關于綠色建材在奧運場館的應用要求,使木塑這一生物質新材料得以“施展拳腳、大放異彩”。也是從那時,我國木塑產業走上了發展快速路。時至今日,中國木塑人仍念念不忘,對當時“綠色建筑標準”帶來的重大機遇感激萬分。
事實上,北京奧運會場館的相關綠色建筑標準和石定寰有著直接的關系。
當時,石定寰正在科技部工作,主要開展圍繞綠色建筑的有關工作,包括與美國綠色建筑協會開展一系列在我國的綠色建筑落地項目。恰逢開展“科技奧運”專項,石定寰考慮到綠色場館對于“科技奧運”專項的重大意義以及對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示范性意義,他作為主要牽頭人推動增加了“科技奧運”的第十項內容——綠色建筑標準。
這一于2006年加入的“第十項”正是我國綠色建筑標準的肇始,是我國現行綠色建筑標準的框架基礎,更是我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的利好先機。
從“第十項”到如今,跨越了一個十年。這十年間,石定寰不斷深耕我國的低碳經濟領域,而我國綠色建材產業,也正是在這十年間,如初升的朝陽,不斷迸發出愈烈的光芒。
近日,記者有幸采訪了石定寰,并就我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的現狀與產業融合,以及推動綠色建材應用等問題進行了采訪。
綠色建材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
從國家戰略到舉國行動,我國的綠色建材產業迅速成長。她集涓為流、轟然成勢,她是行業謀求新型發展的終端力量,她是革新和創新的集大成者。
然而,和所有新興事物的發展規律一樣,綠色建材產業發展也是從宏觀戰略和指導思想等務虛工作中出發,繼而開始務實的舉動。不同的是,千錯縱橫、交織盤結的綠色建材產業龐大復雜,實現真正發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記者: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相繼發布,均明確要求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工信部組織的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也將其列為重點工作。您如何評價目前我國綠色建筑及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現狀?
石定寰:建材行業是我國重要的工業部門,涵蓋材料生產、設計、施工、機械設備等各方面,在我國發展當下和未來都是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在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更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同時,建材行業也是能源消耗大戶。無論是在材料生產過程中,還是建筑的實際運營階段,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十分巨大。
建材行業與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隨著我國綠色建筑體系逐漸完善,產業鏈中最關鍵的建筑材料更應發揮作用,因為,建筑材料不僅關系到綠色建筑運營的節能與環保,同時也關系到建筑使用壽命的百年大計。
可以說,建材行業的綠色化,關系到我國的綠色化能否實現。
但是,我國的綠色建筑發展尚在起步階段。綠色建材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行業內部及消費者對綠色建材的理念認識、重視程度、內容標準等方面還不全面。另外,從全生命周期來看,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材的生產和施工工藝、建筑運營等,包括建筑使用壽命結束后,建筑垃圾如何資源化處理也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大力宣傳勇于創新提倡天然原料
行至柳暗處,更應返璞歸真?!叭摺焙彤a能過剩的擔子壓在行業的肩上,久而久之只聞行業前行的沉重喘息,難見輕松上陣、脫胎換骨的迅疾步伐。
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與行業走訪,石定寰認為,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應當注重天然原料的使用。
記者:建材工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工業,國家給予其很重要的發展任務。作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行業,建材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也面臨巨大壓力。這對建材行業的科技發展及科技創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請您為建材行業發展重點提一些建議。
石定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尤其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具體貫徹到行業領域,我們需要對綠色建材、新材料研究、標準化體系、認證檢測等階段給予特殊重視。
建材行業是一個經久不衰的龐大產業,也是必須重視創新的產業。我認為,首先,綠色建材需要理念上的廣泛宣傳,需要行業重視及消費者認可;其次,注重產業標準化建設,開發新產品、新體系的相應標準。最重要的,要重視各種創新,開發綠色建筑體系的各種新型綠色材料。同時,也應高度重視設計環節,使綠色理念從材料使用、前期設計充分體現。
以上環節需要行業給予重視,同時做出各樣的示范與測試,并輔之以大力宣傳。
橫向來看,我認為需要特殊注意的幾點是:一、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是發展綠色建材產業的重要內容;二、結合我國鋼鐵產能過?,F狀,可以通過輕量化、輕質化的輕鋼結構材料消化產能,充分利用尾礦等材料;三、除了建筑用結構材料外,包括家居建材產品,如空調系統、制冷供熱系統的節能與綠色也需充分考慮。
另外,我認為要提倡天然原料的使用。比如,現在我國日益進步的石材開發技術,將過去“炸山”等野蠻行為取而代之,因此可以用現在綠色開發方法下的石材取代“三高”的水泥,加大天然石材在建筑中的使用;再如,可以充分利用農業廢棄物,如秸稈板材,不僅可以給農民增值,增大秸稈的利用空間,還可以充分推進綠色建材的使用。
解放思想 重視創新型企業發展
龍門陡開,江鯽飛躍,綠色化發展刺激了一批創新型企業的生長欲望。古老的建材行業,正進入一個重新洗牌的年份。
石定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傳統意義上的大公司和壟斷公司應打開思路,放寬視野,降低姿態。新的產業萌芽待發,新的公司英雄值得行業整體歌頌扶持。
記者:兩會即將召開,“十三五”大幕即將開啟。綠色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發展戰略。在綠色建筑及綠色建材產業發展過程中,哪些產業鏈環節、技術研發方向等具體實踐是建筑及建材行業應當特別重視的?哪些方面是我國綠色建材發展的突破口?
石定寰:首先要解放思想。建筑和建材是一個古老的行業,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我國的新型建筑材料工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材工業迅速崛起,無論從品種、數量,還是從質量、功能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這也造就了行業固守老舊觀念,對新觀念缺少認知的現狀。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推動建材行業的轉型升級,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原有限制,尊重創造活力。
數十年來,我在建材行業感觸很深的一點是,我國一些民企的創新成果無法得到重視,很難走入市場。而一些掌握市場的國有企業,卻對民企的先進成果不夠重視。
我們應該承認,由于機制上的原因,大企業的創新面對許多障礙和困難。而大量的小微企業不斷涌現出很多成果。但現實的情況是,光靠小企業推廣新材料應用很難,沒有成熟的標準體系進行市場推廣難度很高。只有打通渠道,吸收有創新精神、創新渠道的小企業,搭建協同創新的橋梁,才能使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得以改善,讓真正的創新技術與材料得以在市場上流通。
我認為,創新能力不足的大企業可以參股創新型小微企業,發揮小企業創新優勢;重視包容發展,將研發等工作和高校院所共同聯合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將新的創新成果注入到綠色建材標準體系。
另外,還應推進產業化進程,重視跨業、跨界創新,將施工方法、行業標準等和建筑標準融合起來,將產業鏈上的各行各業標準有機結合。我們要打破行業條框限制,按照產業發展規律組成系統工程,提高綠色建筑功效,提高行業整體創新能力。
一直以來,建材行業的創新受到很多學科、行業限制,這是很大的一個弊病,也是在改革過程中應該著重打破的痛點。我建議,按照系統工程辦法和產業鏈上下游規律,構建新的創新體系,從整個體系創新成果支撐。
過去,建材、建筑的管理是分裂的,而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的發展應該是融合在一起的,整體為綠色建筑服務,通過設計、標準、規劃,把綠色建材的成果運用起來,還需要大力發展。
還有人才的培養,過去我國的建筑學院、建材學院是分割的,人才培養也是分割的,我們應該打破這個界限,人才培養需要注重跨界學習,充分了解建筑建材知識,不斷開發人才培養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將技術創新與體制創新有機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一種思維方式,又是一種經緯方略。對于建材行業來說,供給側改革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重大契機,是中央針對經濟新常態開出的“中國療法”。
中小企業應當抓住機會、積極有為,讓“中國療法”產生動能,讓無名山丘崛起為峰,讓“天塹變通途”,讓建材行業真正結出創新的果實。
記者:國家提出供給側改革,就是放手讓企業家去創新,就是在傳統產業里尋找新動能,您認為中小企業的創新點如何實現?
石定寰:一是技術創新。中小企業要放開視野,在整體綠色建筑體系里考慮綠色建材的定位;要不斷加強戰略眼光思維能力,加強和市場溝通,協同創新;要加強和其他機構合作,通過社會組織、中介機構搭建渠道和有效資本對接。我建議大小企業協同創新,發揮各自優勢。大企業不要以“老大”自居,尊重小微企業創新。
二是體制創新。目前,許多創新技術應用受到制約,即使材料再好,由于打破原有利益鏈、牽扯個人利益,也難以實現材料落地。這樣一來,創新產品的應用阻力很大,小微企業很難得到發展,這一點需要從體制上進行解決。另外,也要引導投融資機構、社會機構關注小微企業,搭建大小企業之間的合作橋梁。
如果創新型小微企業進入不到大市場,國家的創新只能停留在口頭,推動體制創新、打破原有體制,需要改革作為基礎,創新作為驅動力。我覺得這是“十三五”尤為需要重視和落實的。
標簽: 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