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行業發展
2014-2015預制混凝土行業發展報告
一、概述 2014~2015年度是我國房地產和建筑業發展進入深度調整的一年,也是行業聚焦新型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之年。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的環境保護政策感召下,我國建筑業開始艱難的邁向綠色建筑和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 本年度預制混凝土行業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全國各地陸續出臺相關產業發展政策,主要標準規范已基本編制完成并頒布實施,有關PC技術交流和專業培訓異?;鸨?,各種PC技術體系粉墨登場,投資辦廠和試點示范工程不斷增多,宏觀形勢一派大好。PC技術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中國大地上興起,無疑這是一個令人鼓舞和值得期待的時代;與此同時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PC市場還遠沒有成熟,目前的主要區域預制混凝土企業生產任務嚴重不足,產品和施工質量不容樂觀,許多從事PC業務的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嚴重考驗,現實和期待真是冰火兩重天。預制混凝土行業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問題出在哪里?今后該怎么辦?這些問題希望從業者認真思考。 二、政策導向 1. 國家層面的產業政策 目前國家層面主要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進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和實施建議,建筑產業現代化是住建部繼住宅產業化和新型建筑工業化之后提出的建筑業發展戰略,是推進綠色建筑行動計劃的重要支撐,高度概括了我國建筑業未來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 2. 全國各地相繼出臺的扶持政策 本年度全國各地相繼出臺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主題有的是住宅產業化,還有的是新型建筑工業化,甚至有的明確為裝配式建筑或預制混凝土等,一方面說明各地政府響應住建部的號召著手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從各地出臺的政策幾乎千篇一律也可以看出許多地方還沒有認識清楚建筑產業化的真正內涵,尚處于盲目跟風的摸索階段,還不具備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實施的基礎條件。 面對目前的建筑產業現代化運動,大家要有清醒的認識,全國范圍內要從部分有條件的大城市開展試點和示范入手,不斷總結經驗,培訓人才,逐步再向二、三線城市推廣,千萬不能貪大求全、急于求成,應該看到沒有人才和質量做基礎,產業化終將被市場所拋棄。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核心內涵是基于精益建造的高品質建筑,而不是趕工期大規模復制的低劣品質建筑。 三、技術標準 1. 國家和行業標準 我國預制混凝土技術標準編制歷時10年左右時間,截至目前預制混凝土領域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已基本齊備,現行的預制混凝土結構設計、構件生產、結構施工、工程驗收等系列標準完全可以指導我國建筑工程領域的裝配式結構工程實施。目前最大的困惑是許多專業人員缺乏預制工程實踐的訓練,對標準的理解和應用沒有整體概念,缺乏對實施具體工程的結構分析的靈活性和控制力,造成許多項目出現技術經濟性差,甚至出現一些質量問題的案例。當務之急是要引入有經驗的預制混凝土專業咨詢公司,通過和業主、設計、施工、生產等工程實施主體的合作,嚴格控制預制混凝土工程的實施質量和項目成本。 2. 地方標準 北京、上海、江蘇、遼寧、福建、安徽、廣東、山東、湖南等地陸續出臺預制混凝土方面的技術標準,主要涵蓋PC設計、生產、施工、驗收等方面內容,在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地方特點作了專用技術體系拓展和補充完善工作,標準編制受時間倉促和工程實踐經驗匱乏影響比較突出,除部分地區外地方標準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還比較差,整體水平不高,需要結合工程應用不斷總結提高。 四、企業行動 1. 房地產企業 在萬科集團強力推進住宅產業化取得階段進展的背景下,許多開發企業主動或被動關注住宅產業化和預制混凝土技術,紛紛開始嘗試產業化住宅試點項目的學習和探索。除部分企業外,大多數開發企業尚處于產業化認識的迷茫和困惑期。目前的房地產宏觀形勢比較糟糕,各地出臺的產業化政策是開發商關注產業化的主要動力,一旦限制或激勵政策落實不到位,住宅產業化將面臨非常尷尬境地。 2. 設計咨詢企業 由于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和各地產業化政策相繼出臺,許多有實力的設計咨詢企業開始探索向產業化方向轉型,通過試點工程和專業培訓相結合,全國各地迅速出現了一批產業化設計咨詢團隊,成為本年度產業化發展的一大亮點。目前設計咨詢企業的總體技術水平和工程實施經驗還有待不斷提高。 3. 大型建筑施工企業 由于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調整,全國各地建筑工程的開工量嚴重滯后,2014年是以中建為首的國有大型建筑總承包企業相繼開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轉型升級之路的探索元年,大家希望通過產業一體化平臺建設(開發+設計+生產+施工),迅速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目前許多進入裝配式建筑領域的承包商都面臨市場空間有限、產業鏈資源匱乏、產業化項目實施困難及成本壓力大等問題,很顯然這些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必須要上升到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層面才有可能實現產業化建造的優勢,因此建議實力較強的承包商應堅持本土化長期發展戰略,盡快形成區域的專業化和差異化競爭優勢??偠灾?,施工企業的未來發展任重道遠,依靠市場競爭淘汰一大批弱小施工企業勢在必行。 4. 專業生產企業 在對2014年的美好期待中,無論是原有的預制構件生產企業,還是新投資建設的生產基地,都面臨生死存亡的嚴重考驗,2015年將是預制企業的一個大考之年,目前來看市場遠未成熟,產品尚未定型,構件生產成本根本無法和傳統施工成本競爭,注定有許多企業要傷心離去,余下的依然需要在未來幾年苦苦掙扎、艱難度日。建議新進入產業化領域的企業謹慎投資PC工廠業務。 5. 設備配件企業 本年度國內外設備配件企業發展迅速,在全國各地搶灘建廠成為一大亮點,PC生產線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預制工廠的工業化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目前的市場嚴重不足,建成之后的運行情況非常糟糕,大多數都處于停滯狀態,局部地區的產能短期過剩已經不可避免。因此建議設備廠家不要盲目推廣構件生產線,要做好客戶的售后服務工作,和客戶共同成長。 五、市場反應 預制混凝土市場尚處于試驗和試點階段,基本上集中在保障性住房這一狹小地帶,前期投入較大,生產規模很小,造成預制構件的成本普遍較高,裝配式建筑的成本、質量、工期、環保等優勢還很難充分體現出來,短期之內還無法和傳統現澆結構競爭。目前的預制構件市場遠未成熟,預制混凝土市場不是通過政府推動或市場炒作在短期內就能完成,必須要依靠一批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市場競爭規則來實現。預制構件的市場細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住宅市場 目前裝配式結構的熱點多集中在住宅市場,尤其是政策性保障房市場,由于各地政府成本控制比較嚴格,保障房的市場會逐漸減少,實施產業化建造除了各地基礎條件較差外,工程造價低成為實施產業化建造的主要障礙。商品房市場由于受房地產深度調整的影響,許多地產商都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觀望狀態,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成本壓力很難支撐住宅產業化的持續發展。 2. 公共建筑市場 我國公共建筑市場一直很少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方式建造,除了建筑個性化要求外,工程標準化設計比較困難,從業人員缺乏技術管理能力,工程的經濟性不好等都是制約預制混凝土應用的主要矛盾。多年來預制外墻掛板是公共建筑采用預制混凝土的主要成果,但與各種幕墻的用量相比顯得微乎其微。 3. 工業建筑市場 我國的工業建筑市場一直以鋼結構和現澆混凝土結構為主,裝配式結構主要應用在單層重型工業廠房中,工業廠房的預制標準化體系比較完善,但一直缺乏創新發展,用量逐年減少,目前采用的PC廠房一般以排架結構為主。 近年來SP空心板和雙T板的在工業或商業建筑中的應用開始復蘇,一方面由于其經濟性較好,逐步得到業主的認可。另一方面生產廠家都比較小,產品質量控制水平和技術服務能力較低,經常出現一些質量糾紛,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今后應高度重視預應力產品的應用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確保裝配式建筑的技術經濟性統一。 4. 市政景觀市場 除傳統地磚、馬路牙產品一直在大量使用外,近年來各種新型預制混凝土市政景觀產品得到重視和開發,包括預制混凝土廣場鋪地板、排水溝、雨水蓋板、景觀座椅等系列產品,其表面的顏色和質感可以充分體現裝飾混凝土構件的可塑性特征。 5. 大型基礎設施市場 橋梁、排水管、管片等基礎設施類構件標準化程度較高,市場和生產企業相對比較穩定,專業化和地域化特征非常明顯,隨著城市化改造進程加速,目前部分大城市開始著手開發綜合管廊產品和施工技術,未來的市場潛力會較大。 六、主要問題 通過構件協會對廣大會員單位的調查統計分析,影響預制混凝土技術推廣應用的主要問題如下: 1. 產業化項目策劃管理水平缺乏,建設單位的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低,缺乏產業化工程實施經驗,經常造成產業化設計方案不合理,選擇的承包商和構件加工廠不具備產業化實施能力,嚴重影響產業化項目的實施效果。 2. 目前各地產業基礎薄弱,專業人員短缺現象非常突出,產業化項目實施的軟硬件均不完善,導致項目推進過程中經常出現質量差、工期長、成本高等倒掛現象。 3.我國建筑管理體制強調建設工程實施主體分工負責制,目前的建設或監理單位投入的人員和資源條件,對于產業化項目統籌協調能力嚴重不足,造成許多項目實施效果不明顯,甚至得出產業化不如傳統施工好的結論,嚴重制約PC市場推廣應用和健康發展。 4. 裝配式建筑如果沒有政策支持,試點項目的短期成本壓力較大,工程質量參差不齊,造成客戶認可度差,推廣應用前景堪憂。 七、對策建議 面對全國各地向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各級政府和預制混凝土行業的相關企業應保持清醒的認識,因地制宜的確定產業化技術體系和發展路徑,積極開展試點工程和示范工程的建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腳踏實地的推進我國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 各級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及早從市場主體中脫離,探索改革現行建筑管理體制,推進工程總承包和專業化分工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鼓勵協會開展對從事裝配式混凝土業務的企業和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和產品質量認證工作。 各企業應依靠市場競爭規則,構建基于區域特色的產業化技術體系和發展平臺,開展技術管理創新,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水平,拓展預制混凝土應用領域。下大力氣培育一批本土化產業化公司和工人隊伍,確保產業化項目初期的完成質量和實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