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墻體
CL建筑體系 墻體保溫技術的重大變革
近年來,因建筑外墻外保溫引起火災的報道屢見不鮮、觸目驚心。上海靜安區民宅嚴重火災、哈爾濱“經緯360度”高層建筑物火災、南京中環大廈火災都與外墻外保溫材料的應用有直接關系,央視大樓北配樓火災更是引起全國乃至世界關注。 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墻體外貼保溫做法,其保溫層外側一般只有幾毫米厚的保護層,如遇明火極易發生火災并迅速蔓延,對居民生命及財產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將于2015年5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國標《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吸取火災教訓,在建筑防火規范中首次對不同類型、不同高度建筑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提出了明確、嚴格的要求,為保障建筑節能工程的防火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依據。 特別是對外墻外保溫的技術要求顯著提高,每層設置防火隔離帶及外門窗耐火完整性0.5h以上,防護層的增厚極大地增加了外墻外保溫的成本。 作為建筑節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典范——CL建筑體系為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其至少50mm厚的現澆鋼筋混凝土保護層既能阻止火災發生又能限制火焰的蔓延。 2010年9月,經國家固定滅火系統和耐火構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試,CL建筑體系復合墻體的耐火極限達4h以上,保溫措施的耐火極限已經遠高于該部位結構構件的耐火極限要求。CL建筑體系是一項可靠地解決消防隱患的保溫技術。 一體化技術是指集保溫隔熱功能與圍護結構功能于一體,墻體不需另行采取保溫措施即可滿足現行建筑節能標準的建筑節能技術。 作為建筑節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典范——CL建筑體系(Composite Light-weight英文“復合輕型”之縮寫)是將一種永恒的節能技術措施融入墻體中,構成的新型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它將保溫層與剪力墻的受力鋼筋組合成CL網架板作為墻體的骨架,兩側澆筑混凝土后發揮受力和保溫的雙重作用,實現了墻體改革、建筑節能和建筑工廠化的要求,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建筑領域里的一項空白。 從根本上解決建筑墻體外保溫工程出現的開裂、滲漏、空鼓、脫落、保溫性能衰減和火災隱患,避免維修過程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物業糾紛等問題。該技術具有與建筑同壽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優點,是對建筑保溫設計和施工方法的一次重大變革。 推廣應用CL建筑一體化技術,是解決節能保溫工程質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隱患的重要舉措,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發展形勢和產業政策,對于提高我市建筑節能工作水平、促進建設領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