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中部要崛起,湖北是關鍵,鄂西北襄樊、十堰、隨州、荊門、孝感5城市,對湖北經濟發展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5城市墻革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在會上確定了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工作的新思路。
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提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襄樊墻革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何華敏介紹說,襄樊市政府對墻革與建筑節能工作非常重視,并先后5次發文,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到2007年年底,襄樊已關閉14家黏土實心磚廠,新型墻體材料產量已占墻材總量的75%,市區新型墻體材料應用比例達到85%,打破了千百年來建筑墻體材料以黏土磚為主的格局,實現了新老墻材交替的歷史性轉折。武漢創兆,襄樊匯爾杰、美亞達、萬襄等企業生產的外墻外保溫材料、門窗、采曖制冷系統和照明設備等多種節能產品,在2007年,幫助建筑面積達84.5萬平方米的140個新建工程實現了節能標準。但是,小型磚機設備不時進入建筑領域,擾亂市場秩序,浪費了資源,攪亂了市場價格。他說,如果周邊5城市聯手行動,充分善用有利資源,服務城市建設,打擊不法行為,就一定能夠取得墻革與建筑節能的新勝利。
孝感、荊門兩市墻革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齊國華、楊國輝認為,“禁實”反彈,資源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光靠墻革部門是無濟于事的,今后要在政府“特權”、“特區”和“招商”、“護商”等政策上加強橫向聯系,取長補短。
以技術創新為動力,探索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建筑新材料、新技術、新體系,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做出新貢獻。十堰市墻革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陳啟明指出,十堰市人均耕地只有0.5畝,低于國際人均耕地警戒線。由于準入門檻低,十堰市以水泥免燒磚為代表的墻體材料項目一擁而上,只要投資4000元~50萬元,都可以辦一個所謂的“某某有限公司”。在十堰市,這樣的公司就達幾百家,使得真正的投資上千萬元建廠、生產優質新型墻體材料的企業只能望著建筑工地興嘆。他建議,5城市聯手制定市場準入制度,讓那些大企業拿出“大兵團”作戰計劃,以高科技產品搶占市場。
在建筑節能新材料、新技術、新體系的運用上,何華敏、陳啟明和隨州墻革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夏定勇認識一致:新建建筑工程墻革與節能實行“先征后返”政策無可非議,但是征收和驗收是兩個不同的部門,所以市場上有時會出現多層樓房中只有部分樓層使用節能材料的情況。他們建議,政府和省建設廳應及時規范職能部門交叉執法行為,強力推進所有新建建筑執行50%的節能標準。
以行政、經濟、產業政策為杠桿,發揮政府對建筑節能和墻體材料的宏觀調控作用,全面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建筑節能工作。針對一些地方有關部門“批條子”、“打招呼”、“招商引資”、“優化環境”、“特事特辦”等現象,5城市墻革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疾呼:要從國家大局出發,尤其是在國家規定的縣市一級第二批“禁實”和實行建筑節能的地方,更應以行政、經濟、產業政策為杠桿,少一些“減免”,多一些引導,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湖北省墻革與節能辦公室副主任曾立吾指出,5城市的墻革經驗,為全省墻革與建筑節能開拓了新思路。國家已經將節能減排工作列入了“十一五”規劃,并將其作為政府和地方績效考核的約束性指標。2008年4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正式實施,節約資源被確定為我國的基本國策,節能環保問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湖北省墻革與建筑節能工作要以此平臺為基礎,縱觀全局,審時度勢,搶抓機遇,以節土、節能、利廢、環保為基準,以墻材革新為己任,以“禁實”為契機,為這項利國利民、惠及子孫的陽光事業做出貢獻。
來源:國際能源網
標簽: 建筑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