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高耗能建筑
太原市建筑大都為高耗能建筑,約占社會總能耗30%,夏熱冬冷,舒適性差,建筑成為第一耗能大戶。
據分析,居住建筑的采暖是主要能耗之一,占建筑總能耗的36%,消耗能源以煤為主,年消費總量在3000萬噸左右,平均每年每平方米為20噸,為同緯度條件下的北歐國家建筑的2至4倍。居住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系統性能不高;供熱系統效率不高,熱損失嚴重;大量小型燃煤鍋爐仍在使用,熱效率低。目前這種熱源結構還存在15%至20%的節能潛力。
公共建筑浪費現象也很嚴重,尤其是耗電、空調等方面。據統計,太原市公共建筑的耗電量為每年每平方米70至300千瓦時,為居住建筑的10至20倍,約占全市供電總量的8%??照{制冷所需的能量是供暖的5至10倍,空調的普及也成為建筑能耗的重要部分。
節能建筑效益顯著
今年起,太原市全面推行節能建筑,并建成一批示范工程,效益明顯。外墻采用建筑保溫隔熱材料的住宅,居民啟用空調制冷送暖的時間比未采用保溫材料的住宅要少兩個月,且每天運行期間短、耗能少,節能達30%以上。而且,這種住宅夏季室內溫度比普通建筑約低2到3攝氏度,冬季室內氣溫高4攝氏度以上。
業主可以算這樣一筆賬:節能率達到50%的建筑,其造價雖比普通建筑高5%至10%,但只需3至5年就可收回。對業主來說,一般建筑的壽命為50年,除去多支出的成本還可受益45年左右,經濟效益很突出,環保效果則更明顯。
規劃確定發展目標
在新制定的《太原市建筑節能專項規劃》中,加快改造既有建筑、推行供熱改革、推廣可再生能源等,都是未來幾年太原市推行節能建筑的重點工作。
居住建筑,2006年至2008年,新建住宅、公共建筑的節能率都達到50%,即平均每年每平方米的耗煤量由過去的27噸降至13.5噸;截至2010年,節能率為65%。2015年,全市居住建筑的節能水平,要接近和達到現階段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結合舊城改造,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以辦公樓、商場、酒店等為改造重點,截至2010年,30%的既有建筑完成改造,2020年,80%的既有建筑完成改造。
分樓計量按熱收費
今后太原市將實施按熱計量收取采暖費,逐步實現用熱商品化、貨幣化,也推進供熱企業化、專業化、市場化和集約化經營。
據市建筑節能管理中心劉主任介紹,供熱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分戶計量、按熱收費”。但因住宅普遍是大型公寓,而非獨門獨院,所以應先推動“分樓計量”,即對每座建筑的用熱總量計量收費,樓內再按各戶面積分攤。這樣不僅激勵新建建筑采用保溫等節能措施,也有利于推進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
為減少樓內局部空間過熱的問題,還將推行“供水溫度分樓可調”的新技術,在樓內實行“大流量、小溫差、低水溫”的供熱方式,對樓外管網實行“小流量、大溫差”的循環方式,大幅降低熱損失。
利用廢物供暖
利用廢棄物供暖也是節約能源、實施建筑節能的一種方式。未來幾年,太原市將以電石渣和造氣爐渣為重點,完成一電廠、二電廠、東山電廠電石渣綜合利用工程,以粉煤灰、煤矸石綜合利用為重點,鼓勵和引導一電廠、二電廠、東山電廠發展環保建材。實現焦爐煤氣全部利用,煤焦油回收率達到100%。大力發展建筑資源再生和綜合利用產業。建立和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體系,積極推進建筑資源如鋼鐵、建材等的回收、再生和循環利用。加快推進熱電聯產、余熱利用等建筑節能工程的實施,未來五年,全市萬元產值能耗將下降15%。
完善監管體系
太原市還將通過法律、政策、經濟以及行政手段,把建筑節能貫穿各環節,建立從項目立項、審批、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房屋銷售等全過程的監管體制。
ac不符合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予批準建設。對重大項目要從立項開始就實施部門聯合監管,并按照建筑節能評估標準進行評估,提出項目能源使用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議。達不到設計標準的,不頒發施工許可證。
加強對建筑節能有關規定、設計標準和施工質量驗收執行情況的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查處;對沒有進行建筑節能專項驗收或專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竣工驗收。
建筑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依據規劃、設計、施工、監理、質檢等單位出具的執行建筑節能標準情況的相關文件申請建筑能效標識,未取得建筑能效標識的,不得出售和投入使用。
標簽: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