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和平南大街有一處高層建筑群,最高的樓超過150米,周圍的樓群與之相比,可謂相形見絀。
這個建筑群的后身有一處空地,堆滿了外墻保溫材料之類的建筑垃圾,其中就有從樓上掉下來的熱固改性聚苯板(真金板)和巖棉帶,這些從天而降的保溫墻皮堆在此處,巖棉帶大概有一年,真金板達三年。仔細觀看,會發現每塊掉下來的保溫板,粘結砂漿都連帶下基層水泥砂漿,也就是說,基層墻面的強度非常低,根本掛不住保溫系統。這就有可能是在外墻保溫系統在施工過程中忽視了幾個大前提——墻面硬、凈、平。
2004年版的JGJ144-2004《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中6.1.6條規定:基層與膠粘劑的拉伸粘結強度檢測,粘結強度不應低于0.3Mpa,并且粘結界面脫開面積不應大于50%。由于粘結砂漿的拉伸粘結強度超過0.6Mpa,所以0.3Mpa是要求基層墻面的強度。又由于基層墻面通常要用水泥砂漿找平(稍后也會講到有人不找平的情況),對這層水泥砂漿層的要求就很高。
在工程實踐中,0.3Mpa的拉伸強度幾乎是一種苛求,很少有施工單位能夠做到。因為砂漿中的水泥摻量如果超過300Kg/T,就會出現開裂、空鼓,但水泥摻量低了,強度又上不去。要平整如砥、還要堅硬如磐,就需加入大量外加劑,這樣就會增加成本。而很多工程都是最低價中標,誰會重視這層砂漿的質量?特別是經濟落后的東北地區,總包單位能在剪力墻上給找平已經是福星高照了。
圖三、以工程管理著稱的沈陽太原街某項目,基層墻面的各種實驗但這層砂漿太糟,會使外墻保溫系統“命懸一線”,在風吹雨打的外力作用下,保溫材料極易產生脫落,縱觀失敗工程案例中,這種事例比比皆是。所以,基層墻面首先要求“硬”。
當然了,還有很多施工單位干脆直接將保溫材料貼在剪力墻上,這也是危險的舉動。眾所周知,剪力墻表面浮灰、油污、脫模劑等影響粘貼強度的因素,施工前必須清理干凈,然而在現實外保溫施工中,為了節約人工成本,很多單位就把這一步省略掉了。小學生都知道,不干不凈的墻面,是貼不上東西的,所以基層墻面要求“凈”。
圖四、基層墻面沒處理干凈,導致保溫層脫落除了“硬”、“凈”外,基層墻面還得“平”。我們先看一塊從某著名建筑物上脫落的“復合巖棉板”的圖片:由于墻面不平整,加之施工工藝不規范,這塊保溫材料的有效粘結面積不足10%,剩下的膠泥根本沒形成有效粘結,而是在空腔中形成“鐘乳石”現象。
傳統的EPS板施工的時候,由于保溫板易于打磨、切割,故而墻面的平整度對于整個外墻保溫系統的安全性影響并不十分顯著,往往在墻面不平整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不同厚度的苯板找平。而且系統的安全系數高,有一點粘結面積就不至于掉下來。但是,如果是巖棉或其他保溫材料,要求墻面達到規范平整度,否則影響粘結率,而粘結率低了,勢必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性能,具體可參考外墻巖棉板施工如何控制工程質量。
綜上所述,建筑外墻保溫工程也應該強調固本強基,基礎打好了,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九層之臺、起于壘土!
標簽: 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