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裝配式建筑發展概況
伴隨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北京市裝配式建筑已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大板”時期邁入新型裝配式建筑發展時期。
1.裝配式大板建筑的三個發展階段
“大板”時期包括三個發展階段:
(1)探索期(1950~1970年):蘇聯的“一種快速解決住房短缺方法”的工業化思想被引進國內,開始推行“發展標準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和標準化設計”的工業化思路。
(2)發展期(1970~1990年):學習國外建筑工業化“建筑體系”概念,推廣一系列新工藝,形成“大板”體系。
(3)停滯期(1990~2005年):我國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快速的開發建設、技術的不完善和城鎮化進程的推動,大量廉價勞動力涌入城市,建筑普遍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裝配式建筑發展幾近停滯。
市場經濟環境下,裝配式混凝土大板住宅被淘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大板住宅體系未能解決設計標準化與多樣化的矛盾,難以適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住宅建筑平面多樣化和使用功能提升的要求;二是唐山大地震后,人們對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更為關注,對裝配式大板住宅的結構整體性和抗震安全性存在疑慮;三是現澆混凝土技術發展迅速,施工速度逐步加快,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2.新型裝配式建筑發展歷程
2005年,隨著萬科實驗樓的建造,我國新型裝配式建筑重新崛起。不同工業化體系探索發展、利好政策不斷,促進行業全面優化升級。相比“大板”時代,新型裝配式建筑在標準化設計、部品生產、裝配施工以及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尤其是在發展裝配式建筑工業化思維的頂層設計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設計、生產、施工、驗收和質量監管體系。
北京市新型裝配式建筑發展歷程可分為研發試點、優化完善、規?;茝V和全面發展四個階段,其工程質量管理重點有所不同,嚴格、科學的工程質量管控令目前北京市裝配式建筑無論是總體建設規模還是建設水平,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1)研發試點期(2007~2009年):先后啟動中糧萬科假日風景B3B4、D1D8裝配式住宅樓試點項目建設。該階段主要特征是通過技術論證選擇適宜的技術體系,解決了裝配式住宅技術從無到有的問題。以建設方北京萬科為主導,參與設計、預制構件生產和裝配施工的單位均為行業骨干企業,通過學習日本等國家先進經驗,聯合攻關完善相關技術,保證了工程質量,有力促進了新型裝配式建筑在停滯多年后的再次崛起。
(2)優化完善期(2010~2013年):通過技術優化和完善,完成四部北京市地方標準,初步形成了“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設計、生產、施工、質量驗收的標準體系;制定了鼓勵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和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如面積獎勵政策、專家委員會管理、部品庫評審辦法以及裝配式建筑技術要求等。該階段初步建立了行業管理體系與技術驗收標準體系。
(3)規?;茝V期(2014~2016年):隨著北京市保障性住房投資中心大規模啟動裝配式公租房建設,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住宅實現了規?;茝V應用。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國家層面的標準和圖集編制,促進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設計體系的基本成熟。北京市率先推動BIM(建筑信息模型)與信息化的應用、EPC(工程總承包)的推廣,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促進裝配式建筑向精細化、智能化轉型。該階段進一步完善了行業管理體系與質量驗收體系,掀開了建筑行業優化升級的序幕。
(4)全面發展新階段(2017年至今):2017年2月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5月北京市發展裝配式建筑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北京市發展裝配式建筑2017年工作計劃》。這些政策文件提出了北京市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具體目標、實施范圍和標準。
標簽: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