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在新時代,我國建材行業將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結構?
3月14日上午,在臺灣代表團全體會議前,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同濟大學教授張雄接受了《中國建材報》記者的專訪。他在剖析行業問題的同時,也為建材行業轉型升級提出建議。
初見張雄,他便興致勃勃地對自己今年帶上會的建議做出闡述。今年,張雄帶來與建材行業緊密相關的3個建議,分別是《關于促進機制砂生態環保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提高“海綿城市”透水產品標準的建議》以及《建立綠色建材評估體系》。
完善機制砂行業標準
出臺相關優惠政策
張雄告訴記者,目前,我國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以混凝土結構為主的建筑工程規模日益增大,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組成中用量最大的材料。隨著基本建設的日益發展,我國不少地區天然砂資源已經將近枯竭,許多地區為了生態環境保護已禁止開采天然砂。而機制砂的應用可以保護環境,節約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替代天然砂已勢在必行。
同時,張雄對記者表示:“目前機制砂在生產和應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缺乏合適的生產標準和品質標準、機制砂品質良莠不齊,缺乏利用固體廢棄物制造機制砂的技術指導和政策扶持等?!?/p>
為此,張雄建議:由工業主管部門牽頭,制定關于機制砂行業轉型和提升技術的指導意見。規劃機制砂產業布局、提升機制砂生產和應用技術,協同建筑工業化產業和礦山生態修復產業推進、促進機制砂生態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他建議,由工業主管部門牽頭,會同標準管理和下游應用部門,完善機制砂行業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機制砂行業的產品、檢測、裝備、環保、安全以及使用等相關標準和規范。
同時,他還建議出臺固體廢棄物資源生產機制砂稅收等方面優惠政策,支持利用建筑垃圾和尾礦制造機制砂產業。同時要加大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力度,使機制砂產業納入礦山生態環境修復產業鏈體系。
提高“海綿城市”
透水產品質量和標準
針對目前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推進的海綿城市建設,張雄表示,路面的透水材料是“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這些透水材料卻存在問題。
首先,海綿城市工程質量良莠不齊,一些名義上的“透水磚”僅是表面吸水,而本身與普通道路磚無異;另外,大量的透水磚表面可見大尺寸的孔隙結構,導致大量的泥土、灰塵等雜物很快填充在孔隙當中,透水磚也因此失去透水效果。
其次,產品技術標準相對滯后,導致透水磚無法與現階段實際應用相匹配。例如:透水磚作為功能性產品,其透水功能的長效性并未有明確規定,導致了目前透水鋪裝短期失效、頻繁返修的狀況。
因此,張雄建議:一、海綿城市建設是利國利民影響廣泛的重要工程,海綿城市工程透水長效性、耐久性能應列為海綿城市工程質量的重要評估項。二、及時修訂透水材料產品標準,將透水長效耐久性納入產品技術指標。
建立綠色建材“標準+評估”體系
美麗中國夢,需要推進生態文明的城鎮化建設,綠色建筑是生態文明的先導,綠色建材則是發展綠色建筑的基礎。
張雄表示,綠色建材產品必須遵循:優質、安全、功能性和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性。但目前綠色建材市場不規范,例如:廠商經常宣傳的諸如“綠色”、“環?!钡人^綠色建材,往往只是具備綠色建材的某一方面性能指標。不法廠商則虛假炒作的綠色建材,誤導消費者,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尚未建立綠色建材認證體系和制度。這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綠色建材消費需求是不匹配的。
因此美麗中國夢要立足于綠色建材的發展。引導建材行業產品升級和節能減排向綠色發展,需要建立綠色建材評估體系。
因此,張雄建議:一、建立和完善綠色建材標準和評估體系,引導建材工業結構調整向綠色建材方向發展;二、建立綠色建材產品“綠色”標識制度,規范綠色建材市場發展,保障消費者權益和健康。
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
縱觀張雄的三個建議,無一不從標準入手。對此,他也表示,目前,我國各行各業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規范行為,造成一些標準有顯著缺陷、標準低、標準之間相互矛盾等問題,這一問題需要得到社會各界以及高層關注,只要標準現行,行業才能有序發展。
除此之外,張雄還希望建筑工業化的發展能夠引起社會各界以及行業的持續關注。裝配式建筑是建筑工業化的重要實現形式,是將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建成住宅的建造方式。
張雄表示:“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對建材行業提出了新要求,今后,賣單個建材產品的形式即將萎縮,混凝土、墻體材料、門窗、保溫材料、裝飾材料等建材將不直接供貨給建筑工地,而是加盟到建筑工業化產業,由裝配式建筑部品構件工廠組裝成建筑結構部品構件,再供應到建筑工地。這將成為一個新的行業形態,并迫使行業產生聯盟、集團化生產?!?/p>
以混凝土行業為例,張雄做出預測,3年之內,預拌混凝土行業一定會萎縮。他告訴記者,以上海為例,《上海市2018~2020年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加大裝配式建筑推廣力度,全市符合條件的新建建筑原則上采用裝配式建筑,所有新建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低碳發展實踐區、重點功能區域內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的比例不低于70%。
張雄告訴記者,當“藍圖”變為現實的時候,預拌混凝土行業必然萎縮,而且,從城市環保的角度來說,建筑工業化將現場操作轉向便于管理的車間,減少了對大氣等的污染,為城市環保做出貢獻。建筑工業化是大勢所趨,因此,建材行業,包括預拌混凝土行業必須抓緊時間,抓住機遇進行轉型升級。
標簽: 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