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舉辦的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第3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6智能建筑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院士就智能建筑的標準化及智能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做了深入剖析和細致解讀,給智能建筑行業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并指明了發展方向。
記者:您對綠色建筑是怎樣看的?
江億:綠色建筑是指未來建筑師、建筑業主等各方面與建筑相關者在建造房屋時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
也就是說,今后不應該以“奇奇怪怪的建筑”、“高大洋”的建筑為努力目標,而應以綠色為目標,具體就是節能節地,節材,節水,并提供優質的室內環境。綠色建筑是所有的建筑應該追求的方向,并非哪座是綠色哪座不綠,而是給出什么是好,什么不好的一個衡量標準。所有新建建筑都要向綠色努力,所有既有建筑也要努力實現綠色改造。
目前,綠色建筑和建筑工業化作為重大研究課題在科技部網站上已經正式給出指南,政府會拿出十幾億來支持這方向的研究內容。其中第一個指南的課題就是利用實際運行效果對綠色建筑實行后評估的方法研究,就是別光看圖紙光聽說的幾星,就等房子蓋好后一兩年,實際具體考察這房子到底用多少度電,居住該房子的人的使用舒適度及用多少水電等,這樣產生一個清晰的,根據最后使用效果的跟實際定量的使用狀況來評估,這是綠色建筑的評估方法。
花兩三年時間將此方法清晰科學地做出來后,將來以它為標準指導我們蓋房子。將最終的目標說清楚了,那蓋房子的人就會簡單得多。這樣就會使我們的建筑真正朝著綠色建筑的方向做得更好一些。
記者:大家可能理解的智能建筑更多的是與物聯網、辦公自動化和通訊等方面結合得更多。但其實它對中央空調、采暖等方面也要求非常高。請您談一下在智能建筑的領域里,對暖通行業有哪些比傳統建筑更高的要求。
江億:我對智能建筑的理解,就是真正能夠有智能地、比較好地管理好建筑、運行好建筑,實現高效的運行和管理,這個得滿足基本的要求。
比如連空調都沒有就不用控制了,而裝上空調后能使它在大腦的運行下動起來,就是對已有的安裝的各樣的設備能夠優化地進行控制和管理,而不是因為是智能建筑而什么設備都得裝,那就可能把智能建筑的含義弄得太寬太全能了。
記者:前段時間有個文件,里面提到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您覺得這個政策實行起來,智能城市具體有哪些要求?
江億:智能城市是狹義里對信息化、數字化的定義還是對城市里各種功能、整個城市的優化管理、高效地運轉呢?從您剛才引用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精神來看,是從改善整個城市運行管理這個方面說的。
從這點來說,信息技術只不過是抓手和工具,更主要的是機制、體制要理順了。比如說實施的網格化管理,不是切了好多條條框框??墒俏覀儸F在整個城市里管理模式還沒到那一步,所以各個部門間的數據都不相容,彼此保密或孤立,這樣好些山頭不兼容就沒法玩大數據從而實現網格化管理。
實際上我理解整個城市中各種各樣的活動,是以這個城市的房子和街區作為載體來實施。要把搭載在街區上的人的各種活動管理好。
記者:您怎么看“互聯網+建筑”?
江億:李克強總理講要充分利用當前IT信息技術里的最新成果給它融入到城鎮化和建筑里去,這有巨大的空間和潛力。比如說建筑的數據,自2000年起,當時叫數字城市,后來擴展成數字地球,就是用數字技術將整個城市相關的信息都給定量化地弄清楚,這樣才能使我們定量地清清楚楚地管理城市管理建筑。
以前因為數據獲取有限,所以想的東西很難真正全實現。到現在這些技術已經相對得比較成熟了,所以現在提出在大數據的視野下,用大數據技術真正實現建筑、城市的數字化,然后在數字化的平臺上就可以做好一些定量的、深入的分析管理工作,使得城市更高效更好地為各種活動服務。因此在十三五期間,初步考慮用大數據技術來解決城市規劃、管理、運行問題,重點解決數據模型、數據庫、數據挖掘的事情。
記者:我國數據中心能耗水平一直處于偏高的狀態,現在要解決數據中心的高能耗,您認為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什么需要改善和探索的方面么?
江億:現在互聯網+時代,各個行業都在大量地建數據中心,而現在大型的數據中心消耗的電就趕上一個中等城市或者中小城市的耗電總量,有時為了蓋一個數據中心,為了使其運行旁邊還得蓋一個電廠來支撐它,所以數據中心的節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正因如此,國家科技部首批發布的項目里就有專門的數據中心節能。
數據節能涉及到設備的配置等好多問題。這里核心的點我個人認為是要打破以前傳統的框架,根據數據中心的特點來確定數據中心冷卻的新模式、新架構。比如說制冷,這棟大樓的標準是7度熟水12度回水,這是對人的感受,而數據中心要求芯片溫度不到40度就行,所以此時應該把水溫定到12到18度或者15到20度都可以,這樣把水溫提高,整個制冷機的能耗就會大幅度下降。
因為是數據中心,就得根據其特點制定不同的規范,找不同的技術框架打破現在的體系,就能夠實現突破、大幅度地降低數據中心的冷卻的能耗,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依靠科技,找到不同于發達國家的途徑,既滿足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同時實現較低的建筑實際運行能耗,從而緩解城市發展與能源供應的巨大矛盾,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這才是中國建筑節能之路。
標簽: 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