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5年中,國內建材市場頻頻出現假冒偽劣的防水材料導致滲漏率居高不下,甲醛超標的毒地板害人不淺,熱水器爆炸傷人、淋浴房玻璃門爆裂、保溫材料引起火災、電梯“吃人”等事故。
3月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房屋及建材類共計22858件,占全年投訴比重3.58%。其中,裝修建材投訴數量共計13370件,其中質量問題有7508件,占比高達56.16%;安全問題有53件,占比0.4%。
而一個多月前,2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15年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狀況也不容樂觀。在建筑裝飾裝修材料中全年抽查了29種5120家企業生產的5226批次產品,抽查合格率為92.2%。其中,抽查合格率最低的是新型墻體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4種產品,不到80%。
從上述兩組數據中,不難看出裝修建材引發的投訴維權中,質量原因已超過半壁江山了。同時,新型墻體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坐便器、淋浴用花灑、陶瓷片密封水嘴等產品并不算高的合格率也令人擔憂。
在以制造業為主的建材行業,如果企業連質量的底線都守不住了,那將是極其危險的事。血淋淋的事實就是最有力的證明:過去的2015年中,國內建材市場頻頻出現假冒偽劣的防水材料導致滲漏率居高不下,甲醛超標的毒地板害人不淺,熱水器爆炸傷人、淋浴房玻璃門爆裂、保溫材料引起火災、電梯“吃人”等事故。
面對這一起起因質量事故帶來的巨大傷害,許多企業第一反應是推卸責任,歸咎為外因,諸如市場環境不好、最低價中標惹的禍、黑色產業鏈剪不斷、劣幣驅逐良幣甚至是“逼良為娼”,等等。
但作為產品生產的主體,建材企業一味地強調外部原因不禁讓人有“掩耳盜鈴”的感覺。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商業利益至上,而這一理念正在沖淡企業的質量和責任意識。
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也是企業的命門的質量底線,就在這樣的思想洪流中不斷潰敗。與當下國內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堅持“質量為先”的方針漸行漸遠,更談不上什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缺失,不僅讓國內制造業與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去甚遠,更嚴重后果會讓以制造業為主的建材行業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對于與建筑息息相關的建材行業,要想健康有序發展,一定要堅守質量底線、重拾“工匠精神”,因為惟有如此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建筑才能更加安全。也惟有如此,建材事故才能更遠離我們每一個人。
標簽: 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