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我國綠色建材行業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我國建材行業綠色發展意識不斷增強,綠色建材研究開發的步伐逐步加快,綠色建材正走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然而,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綠色建材仍如襁褓嬰兒,雖可見其成長的速度,亦可見其稚嫩和羸弱。
比如,綠色建材的發展,尚停留在行業內綠色轉型的層面上,產業結合程度弱;綠色建材認證缺少細化標準的支撐;新型綠色建材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導致成本提高,市場推廣步履維艱;大眾的綠色意識尚未得到普及,同時,在金融、法務、專利等方面缺少支持;一系列問題如層層云霧籠罩在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的上空。
作為綠色建材所有的推動和實踐者,應從付出的每一份代價里、繳納的每一筆“學費”中,得以警醒和啟發。只有沖云破霧的決心和行動,才有哺育嬰兒茁壯成長的希望。
有了系統便捷的方法才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不止一位行業人士表示,三年來,綠色建材表面看上去的確一片紅火,似乎人人都激情四溢地說著,大張旗鼓地干著,但總覺得缺少一些東西,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看似成績很多,卻少有突出。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綠色建材的發展,尚缺乏系統的、易于推廣的方式方法,因而總有些力不從心、事倍功半。
綠色建材產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繁雜的產業,甚至已經超越了產業的概念,從而衍生出一種跨產業跨領域的全新的產業形態。
因此,發展綠色建材,倘若沒有系統的方式方法、統籌作戰方式,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園區之間、園區與園區之間各自為營、分兵作戰,將會帶來難以想象的阻隔。
首先,傳統建材行業之所以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現狀,原因之一便是因為缺乏長遠規劃和統籌方法,企業之間各自為戰。綠色建材行業如果依舊走這條老路,可能朝陽未見,已至黃昏,行業還未得到長足發展便會出現已經產能過剩的情況。
其次,對新興產業而言,當前還存在市場、技術、設備和政策等種種不確定因素,倘若沒有榜樣的力量、沒有可以推廣借鑒的模式、沒有經驗的積累,新興產業的發展,就如同沒有智慧的大腦、健全的肢體和新鮮的血液,無法茁壯成長,甚至過早夭折。
因此,現階段,沖云破霧的第一要務,就是必須多策并用、多措并舉,按照不同產業綠色化發展的特點和現狀,果斷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舉措,盡快從事倍功半扭轉為事半功倍。比如,傳統建材行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發展模式、龐大的產業規模,每一個領域、每一個區域都似參天巨人?!熬奕宿D身”無論意識還是行動,其艱難和沉重的程度都超乎想象。因此,其綠色化轉型更適合于采取以點帶面、試點先行的方式。
水泥錯峰生產就是一個以點帶面的范例。通過東北等區域的先行試點,試行當年便取得成功,并迅速形成了一整套能夠有效推廣、借鑒和復制的模式與經驗,使相關管理部門和區域協會,逐步探索出在北方冬季采暖地區建立水泥錯峰生產長效機制的局面。
最近,面對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采取果斷措施化解產能過剩成為水泥行業的當務之急,相關政府部門經調研、探討和研究,正在制定以產能過剩嚴重的東北區域為試點區域,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和舉措,形成完整模式和經驗,向全國各個區域推廣。
新興建材行業與傳統建材行業相比,更像一張白紙,需要我們用斑斕的色彩去描繪
目前,綠色新材料行業總體的局面是,行業小、企業散,缺失龍頭企業和領軍榜樣,因為缺少榜樣的帶頭和引領作用,正如一幅灰色的畫,沒有點睛的亮點,也就缺失了靈魂和活力。
因此,樹立典范、打造龍頭、營造氣勢,是新型建材行業首先要做起來的事情。如果能夠通過推薦、評選、傳播等方式在行業內樹立典型,培養行業領軍企業,用榜樣的力量來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比如循環經濟行業,當前正處于培育階段,企業剛有了技術,但是沒有推廣能力和經驗,政府可以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對企業實行稅收、用電等財政優惠政策。培育行業龍頭企業,需要為企業量身定做差別化的扶持政策。
另外,對于一些綠色建材產品的使用,政府部門能否結合綠色建筑創建一批示范項目,依托各類建筑節能項目和亮點工程,組織實施好重大應用示范推廣。在醫院、學校等大型公共設施上,強制性規定使用綠色建材。
當然,推進綠色建材行業發展的措施遠不止這些,更多措施還需要行業內人士群策群力。
標準不只“大而全”更要“細而?!?/p>
隨著綠色建材行業發展壯大,綠色建材相關標準與評價標識體系的建設,便成為行業內人士率先關注的焦點。
三年前,剛剛誕生的綠色建材,隨即遇到標準的混亂、缺失等一系列問題,各個機構、各個區域都在頒發所謂的綠色標準和評價標識,并且對參評企業有這樣那樣的限制和要求,導致綠色標準和產品標識魚龍混雜,建材企業無所適從,疲于應付。
三年來,綠色建材的標準制定和出臺的頻率,可謂一年高過一年,足見國家和政府相關部門對綠色建材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2015年,住建部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從國家層面,對綠色建材的標準和評價體系的規范,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中,對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工作的組織管理、專家委員會、評價機構申請與發布、標識申請等方面均做出明確的闡述并制定規則,尤其在監督管理方面打出了一記重拳。
但是,有了國家層面的標準,就萬事大吉,步入“全綠”時代了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標準發布并不意味著真正落地。
正如一家行業內企業負責人所說:“總體的標準是有了,但是具體使用時很多更為細化的指標仍然不清晰,難以量化衡量,并沒有一目了然的能耗等指標參數?!?/p>
此外,相關的評價認證機構對于產品的認證工作沒有及時跟上,從而給一些亂頒綠色認證的機構鉆了空子,導致行業標準亂象叢生,“偽綠色”產品依然大行其道,消費者對綠色環保建材產品的認知,也如“鏡中花,水中月”,難于分辨。
當前,由于我國建材行業門類眾多,現在常用的新型綠色建材就有50多類、幾千個品種,每一個品種由于生產工藝和所用的原材料不同,其標準的條例、數據與內涵,也存在很大區別。
可見,綠色建材的標準評價體系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不同的材料有著不同的評價標準,不同時期的評價標準也要與時俱進。
因此,制訂大而全的綠色建材行業標準,并非一勞永逸,將籠統的標準逐步細化到每個領域、每個分支;注重生產和使用環節聯動;進一步促進標準真正實現落地;促進綠色建材產品進入建筑市場,被大眾了解并選擇才是王道。
相關政府部門也應加快修訂不利于綠色產品推廣的既有落后標準和老式規范條例,以先進的、細化的標準和公平公正的規范條例,激勵綠色建材各方面的進步、加快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
打破束身的藩籬走產業融合之路
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環節間的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或新業態的動態發展過程。而對綠色建材行業而言,綠色建材的產業融合之路,最首要的便是與綠色建筑之間的融合。所有的綠色建材產品最終都要應用于綠色建筑之中。所以想要推廣和應用綠色建材必須通過產業融合,以材料集合的方式使材料性能轉化為滿足綠色建筑要求的功能。
目前,在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上,我國建材工業還顯得舉步維艱。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產業融合做得還不到位,建材與建筑還沒有齊心合力、攜手發展。比如,我國在大力發展住宅產業化,而住宅產業化的前提是提高綠色建材部品化的認知和推廣。目前,能夠滿足綠色建筑功能要求的綠色建筑部品發展仍然十分緩慢。
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建筑工業化程度低,在現行建筑管理體制下,一些符合綠色建筑發展要求的建材產品的市場推廣難度大;二是建材行業主動深入建筑業的意識不強,缺乏產品設計能力支撐綠色建筑部品的發展。
因此,加快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實現綠色建材部品化,必須通過發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環保部等多部門聯動,協同促進相關聯產業的融合之路。與此同時,建材產業需要“放下架子”,主動融入建筑業的發展理念,通過融合創新,掌握全產業鏈知識和技術,掌握核心技術并形成關鍵材料或產品制造能力。
隨著新城鎮化建設的全面開展,發展綠色建材產業離不開區域產業發展的支撐,地方綠色建材產業園區日益成為推進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的主戰場。這其中,江蘇省宿遷市便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榜樣。
三年來,宿遷市通過建立綠色建材產業園,集聚各類產業資源,最終建成了以綠色建材、內外墻裝飾一體化材料、內外墻保溫材料等產業為主的產業園區,帶動了江蘇地區甚至全國范圍內綠色建材的發展。
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的產業融合之路上,產業園區的建設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通過選擇有條件的地區布局建設若干個綜合性或專業性綠色建材產業基地或園區,可以極大加速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結合的進程。綠色建材的發展必須要走產業融合之路,推動建筑、建材產業融合,打通全產業鏈、突破產業邊界,促進建筑、建材聯動,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普及大眾綠色意識 加強輿論宣傳導向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和品質有了新的需求,最主要體現在人們的環保節能意識不斷提高,對綠色建材的認知和使用比例不斷提高。雖然有了意識,但由于缺少有效傳播和正確引導,公眾對綠色產品,尤其是綠色建材產品的認知還存在很多誤區,社會普及率較國際還有明顯差距,嚴重制約我國綠色建材的全面發展。
在歐美國家,半數以上的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會考慮產品的“綠色程度”,并愿意為之多支付30%~100%的費用。而據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研究表明,中國目前有53.8%的消費者有意愿購買綠色產品,僅有三成居民認知并歡迎綠色建材。
從宏觀上講,國人對綠色環保的認知度,更多集中在自己家里的產品上,如家居產品等,但是對更社會性層面的環保認知,比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置、建筑物整體節能效果等,則缺乏基本的綠色保護意識。
比如,在建筑物的總體能耗中,外門窗玻璃的熱損失是最主要的部分,中國玻璃行業在20年前已經研究出更節能環保的玻璃產品——Low-E玻璃。倘若在全國得以普及,門窗節能率會高出50%以上。但是,由于民眾認知尚淺且價格較高,其社會普及率不足10%。
再比如,傳統陶瓷行業是眾所周知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戶,為了降低瓷磚在生產制造中對資源、能源的消耗量,減少運輸成本,降低建筑物的荷載,近些年,輕薄陶瓷日益成為全球陶瓷業的發展主流。在歐美國家的普及率幾年內迅速上升至70%以上,但在國內市場上卻受到傳統思想的阻礙,普及率不足1%。
再觀我國綠色建材在市場上的運用,由于其價格大多高于普通建材,所以多以高端消費者為主要客戶,對普通百姓的綠色建材普及甚少關注,更多的消費者因價格和認知淺薄而選擇放棄。
因此,現階段推進綠色建材的工作,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企業應打開各種傳播渠道,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增強大眾的健康環保意識、監督意識和循環經濟意識,強化公眾綠色生產和消費理念,引導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
綠色建材與我們每個人乃至我們的后代息息相關,需要全社會鼓起前行的勇氣,從共識共鳴走向共擔共行,勇于舍棄狹隘的利益,改變不健康的生產生活模式,真正肩負起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綠色家園的歷史重任。
我們希望各級政府能夠認真對待綠色建材這一世界發展趨勢,出臺完善的政策法規支持行業發展,積極引導企業走綠色化道路。我們期待看到綠色建材企業能夠在國家的扶持下發揮更大的能量。
標簽: 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