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朔州市
朔州市利用固體廢物生產高附加值保溫節能材料
過去,漫步在有著百年采礦史的雁北,但見山體千瘡百孔,粉煤灰、煤矸石等廢棄礦物在田間地頭隨處堆棄,成片的植被枯竭,有的村落房屋沉陷,院墻倒塌。 如今,來到“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地區之一的朔州,這片以煤電為主導產業的塞北大地,以循環經濟為發展新路徑的多元并進的轉型之路正蓬勃發展。談及此節,朔州市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的負責人說:“人類要遵循自然規律,順天地之道而蔭萬物,呵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產學研一體 粉煤灰、煤矸石等廢棄礦物真的是百害而無一利嗎?美國中華總商會主席陳清泉、北京大學教授王習東等人到朔州考察,想將這些固體廢棄物加以利用。粉煤灰中含有氧化鋁、氧化硅、白灰黑等化工產品的原材料,可以實現多元化、高端化、全資源化利用,生產陶瓷纖維、耐火材料等。他們開展多學科聯合攻關“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探尋對粉煤灰“吃干榨盡”的良策。專家、教授們說,要突破“經濟逆生態化,生態非經濟化”的傳統模式,從“污染源”中尋找“黃金”,創出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的新路子:破除思維固化、行為習慣、路徑依賴,產生出強勁的張力——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料來制作陶瓷無機纖維,通過二次加工做成無機保溫材料,可廣泛應用在冶金、建筑、化工、電力等行業,從而研制出一條工業、農業、生態、人文互動融合的生產線。 2011年11月,由北京大學工學院、中源國能投資有限公司、健升合眾(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華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成立了“中源偉業新材料公司”,接著在山西朔州創建起“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匯聚了60余名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產學研一體從事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研發,創立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涉及新型建材、建筑陶瓷、粉煤灰塑性復合材料、城市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6大類30個項目,目前已取得2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化逆為順 在生產車間里,一車車粉煤灰被送進機器,經過除雜、熔融、甩絲等幾個工序,“廢物”變成各種“寶物”。董事長陳康介紹說:“這個‘30萬噸粉煤灰制備高效節能陶瓷纖維及其制品’項目,吞下的是廢物,吐出的是產品。產品包括棉、毯、氈、板、紙、管殼、異形件、模塊組件等。這些產品色彩艷麗、強度高、耐污染、耐腐蝕,具有吸濕性小、質地輕、堅固耐用、安裝方便等特點,符合國家倡導的防火、保溫、環保、節能要求。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無污水排放,無有害氣體產生。通過二次加工做成無機保溫材料,可廣泛應用在冶金、建筑、化工、電力等行業。” 中心正在籌劃建立“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回收與高效節約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這一平臺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瞄準資源綜合利用領域前沿技術和國家戰略需要,進行基礎性研究、中試放大及產業化應用,為共伴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規?;l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撐。中源偉業計劃投資建設“粉煤灰與煤矸石綜合利用工業基地”,對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等資源進行綜合利用開發,生產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保溫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一期工程投資10.5億元的“年產30萬噸粉煤灰制備高效節能陶瓷纖維及其制品”項目已開工建設。 目前,中心籌劃在太原設立“煤基固廢高效節約利用研究院”,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為山西乃至全國的共伴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規?;l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撐。王習東教授說:“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以內做成國內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領域的產學研龍頭,為煤系非常規資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技術原型與示范。” 順道而行 幾年來,中心的創新團隊勘察了十幾個縣域的工礦區,對棄存的大量廢礦、廢渣及占污土地,做了翔實的資源化技術研究,編制出再生利用和修復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科技攻關報告書》等。中心的專家認為,建設生態文明,要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 他們用活“文化+”思維,謀劃著生態產業和生態文化的建設。他們與山陰縣簽訂《資源綜合利用生態工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推進礦產資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建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新興產業集群。他們與昔陽縣簽訂了《生態工業園和新能源高效農業項目建設框架合作協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探索生態農業的新模式,實行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與多級利用。 目前,以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原材料的耐火保溫材料和建筑保溫材料已規模生產,不但大量消納了粉煤灰、煤矸石等固廢,還生產出高附加值的保溫節能的環保綠色產品。如今,徜徉在朔州市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在平整寬闊的柏油馬路上,看著一排排整齊的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望著藍天、白云、綠樹、草坪……這片昔日大風起兮“灰”飛揚的地帶正變成一個循環、生態、集約的產學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