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也是
工地也是一輩子的事業 記“與臥同行”二等獎獲得者朱昌永
朱昌永,55歲,江蘇臥牛山“與臥同行”活動的第三名受益者。這個在工地上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的“老工人”經歷過7毛錢一天工錢的80年代;親歷過工友在工地上意外身亡的事故;還曾經因為太窮而被老婆拋棄,處處借錢獨自供兩個孩子讀書直到他們娶妻生子。在工地干了大半輩子 八九十年代,在全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國農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農民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了,就被鼓勵出去打工。在外的工人們大都是走出農村、去過城里、又折返農村的壯年勞力。 江蘇泗洪出生的朱昌永初中畢業就隨著離鄉打工的大潮去窯廠干起了燒磚工,后來因為媳婦兒嫌窮跟人跑了,為了照顧兩個十歲出頭的兒子,朱昌永回農村當起了工地的臨時工。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年逾半百,在工地上干了大半輩子。30年,每天工資從7毛錢漲到220塊 出門去窯廠當燒磚工的時候是1982年,朱昌永記得很清楚,“那時候的工資是7毛錢一天!”老實本分的朱昌永守著這份微薄的工資整整8年。終于老家的妻子還是受不了窮,不聲不響拋下了朱昌永和兩個兒子跑了。 從那以后,朱昌永經歷了人生中最艱難的10年。他回到農村,一邊照顧2個兒子吃飯,一邊四處借錢供孩子上學讀書,一邊抽時間上工地干臨時瓦工,既當爹又當媽的生活讓朱昌永幾度以為自己就快撐不下去了,“那時候工地上的工資是6塊錢一天。” 工地上的生活少不了危險。工人早上不到5點就得起床,白天作業又需要打起精神,朱昌永說,“晚上9點必須得睡了,要不然第二天人恍惚。”他曾經在安徽的工地上就親眼目睹了一個工友從17層高的腳手架上摔下來不治身亡,原因是因為前一天晚上賭錢熬太晚。 2000年以后,恰逢房地產行業爆棚,像朱昌永這樣的建筑工工資就有了明顯的提升,“南京的春天60塊錢一天,到了秋天可能就漲到70塊錢了!”現在的朱昌永在阜陽的工地上做外墻保溫,每天的工資已經漲到了220。而他的青春和體力,已經在6塊錢一天的日子里幾乎消耗殆盡。三個孩子的父親 苦盡甘來,在人生走過了半輩子之后,朱昌永的小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現任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個8歲的小女兒,每天都會給他發信息,聊聊他的身體情況,問問爸爸“干活累不累”。兩個兒子也都各自成家立業,生活穩定,時不時噓寒問暖,讓朱昌永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總是十分欣慰。父慈子孝、兒女孝順,辛苦半輩子終于能享天倫之樂。這也許就是農民建筑工一生最常見、也是最珍貴的一幕景象。 作為第一代農民工,他們背著一袋囑托,擠進了城市。他們的根還結結實實地扎在農村,辛苦半生終究還是會重歸故土落葉歸根。善良和堅忍仿佛是刻在他們骨子里、融在他們血液里的品質,憑任何困難都不能將他們打倒。后記:江蘇臥牛山公司公益回饋活動“與臥同行”將每年持續舉辦,希望我們的微薄之力可以幫到建筑行業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保溫不止,溫暖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