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北京市
北京市首座全封閉建筑垃圾處理線試運行
張開大口,一臺鋼鐵“巨獸”瞬間吞下一塊裹挾著鋼筋、磚頭、混凝土的建筑垃圾,經過10分鐘的“咀嚼”,剛才還碩大的建筑垃圾被粉碎成如同指甲蓋大小的石子。這只鋼鐵“巨獸”就是位于首鋼園區內的北京市首座全封閉建筑垃圾處理線。日處理能力超過8000噸,年處理能力達100萬噸,預計用10年時間將首鋼老廠區拆除的建筑垃圾全部“吃掉”。 目前,首鋼園區涉及改造、新建、基礎設施等11個項目。與新產業并行的是老廠區的拆除工作,首鋼資源公司總經理張福強說:“目前,首鋼園區拆遷總量龐大,預計產生1000萬噸建筑垃圾。假設把它們摞成3米高,可以填滿1000個標準足球場。”2013年,園區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出臺,整條處理線總投資5650萬元。2014年11月底處理線正式完工。今年啟動試運行,預計到6月可以達到100萬噸的設計能力。 整條處理線由若干個大小不一的黑色彩鋼板盒子通過傳送帶連接到一起,總長度近100米。來到起點,一臺鏟車正將一斗建筑垃圾倒進直徑600毫米的入口。伴隨著機械“哐啷哐啷”的攪動聲,大塊垃圾被打碎成直徑小于200毫米的小塊,再由磁選設備將破碎后分離的鋼筋等金屬材料從指定通道排出。剩余垃圾由振動篩去除其中的粉塵后,進入水浮選系統,摻雜其中的木頭和塑料布等上浮至表面,沉底的垃圾被傳送帶送入細破區打碎成不超過37.5毫米直徑的碎石后進行二次浮選和磁選,最后篩分成最小僅為指甲蓋大小的成品。 整個處理過程結束后,所有鋼筋被收集送到首鋼京外生產線回爐變成新鋼材,而大小不一的破碎顆粒則可以作為混凝土生產的原材料,或者作為修路常用的基配砂石。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由4臺最先進的布袋除塵器收集,并定期清理。 相比大部分原料可以再生不同,建筑垃圾中的木頭和塑料等材料無法重新利用,它們也將被送到首鋼總公司魯家山垃圾焚燒發電廠作為燃料使用,實現了整個處理過程的資源全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