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現狀
絕熱節能材料主要包括無機、有機和復合三大類絕熱節能材料以及吸聲、隔聲材料,廣泛應用于住房建筑、工農業、國防設施、裝備制造、環境工程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是我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建筑節能和噪聲污染防治,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材料和重要保障。
(一)“十二五”行業發展回顧
“十二五”期間,在建筑房地產業和建筑節能市場需求增長的拉動下,我國絕熱節能材料工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繼續擴大,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政策環境不斷改善,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成效顯著。
1、產業規模繼續擴大
2015年全國絕熱節能材料產量564萬噸,年均增長5.59%,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絕熱節能產品制造和加工能力,以及包括機械裝備制造、技術工程服務等在內的產業配套能力。聲學材料快速發展,2015年全國聲學材料產值583億元,年均增長15.82%,資產總額達497億元。聲學材料制造企業突破1000家,從業人數達27萬人,資產總額達497億元。
2、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巖棉、泡沫玻璃、真空絕熱板等無機絕熱節能材料產能及應用占比穩步提高,其中巖棉及其制品占比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2015年的36.35%,泡沫玻璃產能達到260萬立方米;真空絕熱板產品在家電、冷鏈物流等領域得到推廣應用。難燃低導熱系數有機類絕熱節能材料制造應用取得長足進步,導熱系數在0.030 W/m·K以下的國產酚醛泡沫產品已進入建筑高端市場。新型防火阻燃復合保溫裝飾材料、保溫防火結構模塊等建筑裝配式一體化產品不斷涌現,逐步取代傳統、易燃的有機類建筑保溫產品。產業集聚效應逐步提升。河北省廊坊地區成為國內巖棉、玻璃棉、泡沫玻璃產能聚集區,分別占全國的25%、60%、30%。山東、內蒙古成為我國硅酸鋁纖維產業聚集區,福建、重慶、江蘇已成為我國真空隔熱板等高端絕熱材料產業聚集區。
3、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絕熱節能材料生產規模大型化、自動化和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巖棉領域攻克規?;a裝備技術關鍵難題,研發成功5萬噸級巖棉生產線,“十二五”期間共建成投產2萬噸以上的巖棉生產線62條,產能150萬噸,其中單線年產3萬噸以上的生產線達11條。泡沫玻璃裝備技術水平突飛猛進,單線產能規模擴大40倍,由1500m3/年增至6萬m3/年。氣凝膠復合制品工業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富氧燃燒技術、煙氣焚燒及余熱利用技術、四輥離心成纖技術、高速高精度無塵切割技術,以及全自動煙氣脫硫裝置和全自動打包疊板系統等先進技術裝備在行業得到廣泛推廣與應用。
4、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據不完全統計,五年間國家標準化等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先后發布實施《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巖棉、礦渣棉及其制品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外墻內保溫復合板系統》等40余項關于絕熱節能材料的標準、技術規程,以及一系列關于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建筑保溫領域的規范、標準、規程和應用圖集。特別是《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的正式實施,為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發展指明方向。各省市政府部門也根據各地區的氣候特點和具體情況制定了一批適用于本地區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相應的絕熱保溫材料應用施工技術規程,極大推動了絕熱節能材料的發展。
5、節能減排初見成效
“十二五”期間,巖棉、玻璃棉、泡沫玻璃等通過淘汰落后和技術改造,能耗水平大幅降低,僅河北大城縣關停落后小巖棉生產線165條,淘汰落后產能50萬噸以上。河北地區巖棉環保設備投入達一億元;離心玻璃棉生產工藝逐步淘汰和替代落后的火焰棉生產工藝。工業固廢高端精細化綜合利用在巖棉、硅酸鋁纖維、泡沫玻璃、發泡微晶陶瓷等無機絕熱材料中取得顯著成效。
(二)存在問題
1、產能過剩,自律不足
在產能快速擴張和下游市場需求萎縮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巖棉、EPS等多數絕熱材料產能嚴重過剩,價格出現10%-30%的下滑,多數企業產能發揮率不足50%。產品同質化、低端化,企業小散亂、惡性低價競爭、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等行業共性問題日趨嚴重,行業自律嚴重不足,市場秩序失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行業利潤不斷降低。
2、結構失衡,集中度低
以規模擴張和生產要素投入驅動為主的發展模式仍主導著行業發展。大宗低值產品占比較高,高附加值、高性能產品規模偏小,呈現出“老的多、新的少”的特點。全行業總體技術水平不高,采用落后生產方式和技術裝備的企業依然大量存在,帶來污染環境、資源浪費、質量安全事故等一系列問題。絕熱節能材料行業集中度低,聲學材料制造企業中大型企業僅占0.2%,在規范市場、技術進步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不強。
3、創新保障不足,商業模式簡單
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缺乏有效的創新平臺,多數企業沒有技術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保障能力嚴重不足,尤其是材料應用創新方面與市場嚴重脫節,為客戶提供應用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等服務能力差,在體系創新、系統創新以及兩化融合等方面難以支撐絕熱節能材料的轉型發展。技術開發、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中高級專業人才以及熟練的技術工人嚴重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大多數企業商業模式簡單,無力在產品服務、渠道建設、品牌培育等方面進行有效投入,市場融資和營銷策略等能力水平不高,品牌認知度和市場影響力低。
二、發展環境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當前,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發生著深刻變化,既有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和投資消費結構調整帶來的深刻影響,也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出的緊迫要求??傮w上看,未來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一)機遇
一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為行業規?;l展帶來市場機遇。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預計每年將有超過1600萬人口從農村轉入城鎮,各類棚戶區、農村危房改造總量逾3000萬戶,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房屋建設仍將保持較大的規模,作為房屋建筑不可或缺的絕熱節能和隔聲材料,仍將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二是建筑節能強制標準及住房消費升級為行業提質增效帶來重大機遇?!笆濉逼陂g,建筑節能被列入國家節能減排和減少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工作,65%的第三階段建筑建筑節能強制標準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多省市建筑節能強制標準率先完成從65%向75%的過渡,各地超低能耗建筑(被動式房屋)逐步推廣普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帶來的人民群眾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房屋安全、舒適、隔音、環保等居住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將為高性能防火保溫隔聲材料帶來巨大市場需求空間,為行業轉型升級和品質提升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三是綠色建筑建材利好政策密集出臺,為絕熱節能聲學材料培育新需求、新市場帶來機遇。近年來國務院及發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部委相繼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大力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材。根據相關文件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提升到50%,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有改造價值的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提高綠色建材在各類建筑物中的應用比例。到2018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30%,綠色建筑應用比例達到50%,試點示范工程應用比例達到70%,既有建筑改造應用比例提高到80%。綠色建筑建材利好政策密集出臺,為天然具備保溫、隔熱、隔聲等節能環?!熬G色基因”的絕熱節能材料擴大應用領域,培育新需求、新市場,實現與建筑業融合、跨界、協同發展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四是經濟體制改革規范市場環境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機遇。國務院《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對深化企業改革、公平市場環境、拓寬融資渠道、促進科技創新等作出重大部署。住建部2014年發出的《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簡政放權,開放市場,堅持放管并重,消除市場壁壘,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全國建筑市場體系。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一些不合理注冊、審批、備案、保證金等地方保護政策壁壘將有望逐步消除,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2016年5月1日起,建筑業納入營改增試點,將倒逼建筑企業改進經營管理方式,減少向無增值稅發票的制造供應商采購原材料,極大壓縮不規范企業的市場生存空間。絕熱節能聲學材料行業作為建筑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功能材料供應服務方,市場環境的規范與改善,為行業步入規?;?、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等可持續發展軌道帶來良好機遇。
(二)挑戰
一是資源環境安全等約束日趨強化,對行業發展提出嚴峻挑戰。當前,絕熱節能材料行業依然存在大量落后產能,“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尚未從根本上得以扭轉,近年來有關建筑外保溫材料防火性能和施工等安全問題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版),《環境保護稅法》、《工業綠色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發布實施,絕熱節能材料行業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環境、資源、安全等準入門檻,以及進一步降低工業增加值能耗、進一步削減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等多重約束,對未來行業發展提出嚴峻挑戰。
二是供給側改革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無論是過剩、短缺共存還是當前面臨的經濟增長下行、效益嚴重下滑,實質是沒有把握與處理好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違背了需求決定生產的經濟規律。當前國家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將成為絕熱節能和隔聲材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方向。綠色建筑具有“節能環保、安全可靠、舒適美觀、方便快捷”特征,采用“綠色建筑裝配化,綠色建材部品化”方式建造,實現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節時和綠色環保。如何扭轉長期以來簡單雷同的復制發展模式,加強與建筑市場需求端對接,從品種、品質,以及部品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生產與應用服務等方面滿足綠色建筑發展要求,是絕熱節能材料行業面臨的全新挑戰。
三是同質化競爭和要素成本不斷提高,對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出挑戰。一方面絕熱節能材料主導產品巖棉、泡沫玻璃等無機材料以及EPS、XPS等有機材料等大宗絕熱節能材料已產能過剩,市場價格持續走低,行業盈利能力不斷減弱,資源、能源、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斷提高,給行業內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絕熱節能材料和聲學材料產業規模小,符合全生命周期綠色建筑要求的品種少,品質檔次不高,更新周期短,后期維修維護成本高,難以滿足新型建筑業和人民住房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加強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材料制造、產品集成、施工應用以及后期服務保障能力,培育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是當前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的緊迫任務,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絕熱節能材料材料將向規?;?、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向價值鏈高端產業升級,實現提質增效。
規?;簽檫m應消費結構升級及建筑工業化的要求,絕熱節能材料將向精品化、特色化、部品化、綠色化的綜合化方向發展,加速提升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水平。加大產業集中度,打造規?;厣a業集群、綠色制造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
規范化:絕熱節能材料行業將更加注重行業自律、規范協同發展機制將不斷完善。包括產業質量責任自我聲明制度體系、企業誠信社會評價體系、與建筑業融合發展及與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等將不斷健全。
標準化:隨著政策標準的不斷完善,絕熱節能材料行業將更加注重標準化發展,包括發展導向指南、技術推廣目錄及應用標準等標準規范的引領;產品性能、應用領域、附加值及綠色制造能力滿足日益高端化的市場需求。
信息化:隨著兩化融合工作的深入推進,絕熱節能材料行業也將朝著信息化、智能化制造,訂單式生產的方向發展。包括采用二維碼識別、移動APP、全球定位等信息技術,對產品制造、流通、使用等全程跟蹤,實現產品質量在線監控、全程追溯、行業統計和運行分析、企業和產品質量公示、警示等信息化管理。
(四)需求預測
我國絕熱節能材料主要有兩大應用領域:建筑圍護結構的隔熱保溫和工業冷熱設備、窯爐、管道,交通工具隔熱保溫。隨著無機絕熱節能材料品質和性能提升以及絕熱保溫應用體系的不斷優化完善,無機材料應用占比將逐漸提高,有機材料則相應降低。預計2020年國內市場絕熱節能材料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
《中國絕熱節能材料行業 “十三五”發展規劃》全文(二)
標簽: 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