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讓人們從字里行間中嗅到了發展機遇,同時也預測到了這將給建材行業帶來的巨大商機。
這幾天微信朋友圈中流傳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帖子,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出2016年十大“錢景”產業,其中“綠色建筑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位列其中。發展綠色建材和以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為核心的節能環保產業可謂“錢景”可觀。
“綠色”、“節能”、“環?!背蔀榻衲甑膬蓵嵩~,各行各業人士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有增無減。對綠色建材的關注也不再僅限于少數研究人員和建材行業。兩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綠色發展之上。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給建材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對于發展綠色建材的問題,代表委員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p>
綠色建材要與經濟發展相平衡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慎明表示:“我們應該大力推廣綠色建材,這是毫無疑問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平衡好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的關系?!?/p>
李慎明所說的平衡問題,就是要處理好綠色和發展的關系。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快速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國大量引進外資,迅猛發展工業,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為了經濟發展一度忽視了環境問題,甚至出現了“唯GDP論英雄”的局面。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隱藏了大量隱患,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霧霾天氣頻現、土壤污染嚴重、水資源匱乏、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這些問題給正在卯足了勁求發展的人們敲響了警鐘。人們開始反思過分看重GDP排名競爭,忽視其他方面的和諧發展是否正確。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次講話中強調,不能簡單以GDP增長率來論英雄。處理好生態和發展的關系,已然成為今天人們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人們普遍認為綠色發展是今后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如今大部分消費者考慮產品的時候,除了價格,更多的是綠色和環保。
在李慎明看來,看到利好局面的同時,不容忽視的還是綠色與發展的平衡問題。我們不能為了發展犧牲環境,同時也不能讓綠色環保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阻梗。如果為了綠色環保犧牲太多的經濟效益,那么綠色產品的推廣則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局面。
當前有很多綠色建材產品性能非常好,但是由于生產成本過高,普通消費者無法承受其高昂的價格。消費者望“綠”卻步,并不是人們所希望的。
“當前我們應該不斷地改進綠色建材產品技術,降低生產成品,讓綠色建材產品真正做到物美價廉,使得發展綠色建材和經濟效益相互協調、相互平衡?!崩钌髅髡f。
綠色建材產品將引發社會變革
當今我國的建材行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并有不斷嚴峻的趨勢。環境約束趨緊、產能過剩嚴重、材料資源減少是擺在建材行業面前的三座大山。如何擺脫這一現實問題成為所有建材人共同關注的話題。
面對建材行業發展大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徐德龍給出這樣的答案:“建材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是,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智慧化?!蓖瑫r他還明確指出,“發展綠色建材首要任務就是要有優質的綠色產品,綠色建材產品的出現會引起社會的變革?!?/p>
這并不是夸大其詞,也不是毫無根據的預測,而是從長時間的研究和社會實踐中得來的科學推斷。比如,我國照明行業就借助LED這種節能綠色的產品,讓人們生活、社會發展發生了重大變革。
LED燈與普通照明燈相比節能50%,使用壽命是普通照明燈的100倍。在購買照明燈時,大部分消費者會選擇LED燈,甚至在工業、農業生產的過程中,LED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同樣,生態水泥、Low-E玻璃、陶瓷大板等節能建材產品的出現,也給社會帶來了變革。資源利用率提高、能耗降低的新型建材產品的廣泛應用是建材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同時也是社會集約型的體現。
在發展綠色建材的同時,人們還要形成循環、共享的發展模式。綠色發展不是某一個行業或某一個產業關起門就能搞出來的產業。
例如,近期人們普遍關注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問題,作為綠色建材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在循環再利用的過程中,還會涉及到垃圾處置機構、化工、農業等諸多行業的協調與共享問題。
建材行業也可以利用礦渣、鋼渣、粉煤灰、生活垃圾等其他行業排放出來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協同處置。這樣多種行業相互聯動、相互共享、相互協調,形成一個循環發展的生產模式,必將會迎來“點石為金”、“變廢為寶”的新型工業時代的到來。
綠色是新型城鎮化的必然選擇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著眼開拓發展空間,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鎮建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建筑能耗還將持續增長。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孫太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新型城鎮化要提高城鎮化質量,要在低碳、綠色上下功夫。建立綠色生態城市,必須大力提倡和發展綠色建筑?!?/p>
誠然,新型城鎮化作為我國今后的重點戰略方向,是實現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的生態文明的城鎮化。建立生態城市,推廣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是實現我國生態文明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融合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鎮化的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的需求也會隨之迅速增加。而傳統建材存在的能耗高、污染嚴重等問題,已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在生態城市的建立過程中,我們決不能再延續以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產出的發展模式,必須要走綠色之路?!睂O太利指出。
在生態城市的建設方面,天津中新生態城算是國內做得較早、成果較好的一個。通過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的技術集成研究,天津中新生態城因地制宜地為氣候寒冷地區探索出超低能耗綠色建筑設計體系,全面貫徹循環經濟理念,推進清潔生產,優化能源結構,大力促進清潔能源、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了區域內經濟高效循環發展。
綠色建材產業必須走資源化循環之路
綠色發展、低碳循環發展已成為我國重要戰略。今年政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其實,翻閱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最近三年的政府報告均提到節能環保產業,其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或將成為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增長點。然而,當前無論是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還是建筑垃圾資源化發展等,都存在推廣難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鮑義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建材行業若想可持續發展,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讓其在綠色建材產業鏈上真正循環起來?!?/p>
與其他行業無異,建材行業若想實現循環發展,必須要建立“資源—產品—廢棄物—資源”的閉合式循環產業鏈,達到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我國建材工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礦產等自然資源不斷減少,有些甚至瀕臨枯竭。眾所周知,建材工業擁有大量能夠進行循環利用的原材料,水泥窯、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技術能夠將建材產業甚至其他產業中的廢棄物完全銷納,生產出數百種優質低價的再生綠色建材產品。
這里,鮑義志所說的“活水”,便是指將各種廢棄物進行資源化處理、加工,然后作為綠色建筑原材料再次使用到生產中,最終生產出再生綠色材料產品。周而復始,使綠色建材行業生生不息地循環發展下去。
垃圾作為一種資源,通過先進設備和技術,經過篩選、粉碎、研磨等工藝處理加工,生活垃圾能再生成為硅塑、木塑等產品,建筑垃圾會再生成為骨料、磚渣等產品,均能再次成為綠色建材產品的原材料,從而促進綠色建材行業的循環發展。
對于我國建材行業來說,其資源化循環發展道路或許比其他行業更容易、更擅長。也唯有資源化,才能使建材行業在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達到循環再生、永不枯竭,也才能讓綠色真正“活”起來。
正如行業內人士期盼的那樣:“來源于生活的,回歸于生活。來源于建筑的,回歸于建筑?!敝灰袠I和全社會都樹立起循環再生、生態化、資源化理念,我國建材行業便能實現循環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健全法制機制 迎接綠色“錢景”
談到發展問題,不可避免地就要說到制度、法制和機制建設。
國家大力推廣,并及時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標準和機制,會讓綠色建材產品在短時間內得到普及應用。全國人大代表、金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剛說:“現在Low-E玻璃的技術、標準、規模、人民承受能力、產品品質等一系列條件都已經具備,現在急需走上一條節能產品法制化的道路。如果有健全的法制建設作支撐,那么綠色建材的春天就要到了?!?/p>
現今綠色建材產品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在推廣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市場魚龍混雜、價格普遍偏高、市場普及率低、消費者認知度低等一系列問題都是阻礙其發展的因素。
面對這些問題,僅僅依靠企業和行業自身的力量,綠色建材無法實現短時間內的推廣和應用。國家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推動,要健全法制機制保障其規范實施。
水泥行業的錯峰生產,就是通過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短時間內迅速鋪開,并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案例。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聞出版界政協委員聯名上交相關提案,2014年供暖季部分地區企業開始試行錯峰生產,并強烈呼吁“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2015年,工信部、環保部聯合下發具有一定強制性的政策文件,推動北方15個省、市、自治區全面實行供暖期水泥錯峰生產。
短短兩年時間,水泥錯峰生產在北方所有采暖區得以全面實現,無論對保護環境,還是對化解水泥產能過剩,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得水泥錯峰生產于同年開始向南方省市水泥行業逐步鋪開。
這并不是孤例。德國在推行綠色建材產品的過程中,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也讓節能玻璃得到迅速普及?!督ㄖ匾巹潯?、《能源節約發》等對建筑玻璃性能和使用達標提出了強制性要求,并與稅收掛鉤,對Low-E玻璃的推廣普及發揮了重要作用?,F在德國的建筑中,Low-E玻璃普及率已經接近100%。
綠色建材產品的推廣和普及需要多方面的相互協作,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國家大力推廣新型城鎮化、倡導綠色發展的基礎上,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將會不斷完善。
標簽: 巨大